77年版豫剧《朝阳沟》是为拨乱反正时代而创作的新版,虽然该版舞台已经不再演出了,但是剧中许多唱段至今仍然流行。其中栓保、银环上山来到朝阳沟,银环妈追上山,要拉银环回去。银环妈、银环和栓保三者之间有段对唱很有意思(见贴图)。
银环妈:由初中升高中,升来升去升到农村。功不成来名不就,你不怕丢人我怕丢人。
银环:你说丢人我说光荣,咱娘俩拧不成一股绳。
银环妈:死丫头你越变越不成器,高中生你当了农民的儿媳。
银环:你说农民没出息,是你思想有问题。
银环妈:我今天拖也要把你拖回去,你不走咱就算割断关系。
这之后,栓保和银环妈之间对唱。其中,银环妈唱到:一上学就盼你们上个结果,俊鸟都拣高枝落。·····在城里找个小工作,也不来这山沟把牛腿磕。·······早知你下乡来种地,我何必供你去上学。银环妈这几句话,后来被现在的大学生解读为“先知”,有预见,就是放到现在也不落伍。银环妈才是《朝阳沟》中唯一的就业指导师。记得2000年时山东省某市有个大学生回家养猪,他父亲嫌丢人,又不堪忍受邻居们闲言碎语,上吊自杀了。这个大学生的父亲,不是和银环妈一样的看法吗?
展开剩余63%如果这个大学生养猪,能够像牧原集团的秦英林一样成为河南首富,估计他父亲也就不会抬不起头来。事实上,秦英林和钱瑛夫妻两个都是我的校友,他们是河南农业大学1986届畜牧兽医系毕业,在1992年靠22头小母猪起家,用33年做成了出栏7000万头的现代化养猪集团,2024年底营业额1379.47亿元,位居全球第一。
在这段对唱中栓保唱到:千年的旧观念必须打破,难道说干农业就不算工作?这句话可谓是“共和国之问”。建国后,我国把全国职业划分为工农商学兵,农民被称为“老二哥”,可事实上,干农业和农民一直不算正式参加工作,没有工龄,也没有工资。就连户口也分为农户和非农户。虽然农民年年向国家交售农业税和公粮、后来实行生产责任制后还上交统筹提留款,但是,只有农转非和招工提干,农民才算是走上工作岗位。
栓保之问,可以说至今尚未解决。当年,我国提出要缩小工业和农业、农村和城市、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“三大差别”,可70多年过去了,三大差别依旧存在。比如2024年底,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54188元,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23119元,二者相差31069元,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的2.34倍。而1950年这个剪刀差是2.87倍,74年只减少了0.5个百分点。
在今年的两会上,来自河南南阳的赵昭代表,也是河南工业大学毕业后回家创业,2008年靠50头牛犊起步,17年发展到现在的4000头规模,却被全网质疑。且不说赵昭是养牛合作社,自己年出栏只有1500头,其余是带动的500个养牛大户饲养的这个事实,质疑她的人不是和银环妈一样,认为一个白领回家养牛属于不务正业吗?
干农业不算工作,没有工龄,没有养老金。像赵昭这样的农民合作社估计还是如此,因为农民合作社还是农民,尽管赵昭原来是白领。她回乡养牛属于创业,不知她雇佣的员工,有没有四险一金。但是,在牧原集团肯定得有,因为牧原集团属于企业,是工厂化养猪,已经不属于农业范畴。
但愿,我国农村多出现像牧原这样的农业企业,彻底改变“干农业不算工作”的千年旧观念,让《朝阳沟》中栓保之问,成为历史终结。让三大差别消失,让银环妈这个“糊涂老婆”不再糊涂。
发布于:河南省股票杠杆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