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25 年,明仁宗朱高炽驾崩,留下遗诏让太子朱瞻基即位。可朱瞻基远在南京监国,汉王朱高煦在他回京必经之路设下埋伏,等着刺杀夺位。
朱高煦对这条路熟得很,准备又充分,大家都觉得朱瞻基插翅难飞。可左等右等,朱高煦没等来朱瞻基,却听到他已到京城即位的消息。
这太奇怪了。在古代,消息从北京传到南京,朱瞻基再从南京赶回,最快也得一个月。没飞机没高铁,他怎么就像凭空消失又出现了?
于是,有史学家推论,是朱瞻基谋害了父亲。这样他就能掌握父亲离世时间,提前返程。这说法可信吗?
1398 年二月,燕王朱棣做了个梦。梦里朱元璋把象征皇权的大圭交给他,还说 “传之子孙,永世其昌”。朱棣醒来,觉得这梦不一般。
第二天,世子朱高炽的嫡子朱瞻基出生了。朱棣见了孙子,高兴地说:“儿英气溢面,符吾梦矣,此乃大明朝之福也。”
展开剩余82%朱棣对朱瞻基格外重视,让燕王妃徐氏亲自抚养。史书记载 “自是,仁孝皇后躬亲抚养,甚忠爱焉”。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,都和这个梦有点关系。
1402 年,朱棣篡位成功。立太子时,他不喜欢体弱的长子朱高炽,偏爱善战的次子朱高煦,正犹豫时,解缙说 “好圣孙”,指的就是朱瞻基。
朱棣点头,立了朱高炽为太子。朱高炽能当太子,朱瞻基加分不少。《明史・解缙传》也有记载这事。
朱棣按帝王标准培养朱瞻基。让他读圣贤书,还请姚广孝教他帝王心术。北巡时带他体验民生,北征蒙古锻炼他军事能力。
1411 年,13 岁的朱瞻基被册封为皇太孙,确定了隔代接班人地位。朱棣还让他留守北京学理政。
在永乐朝,朱瞻基的位子比父亲还稳。他有必要冒弑父风险夺位吗?史学家有这推论,是因为汉王朱高煦更想当皇帝。
朱棣存活的儿子只有三个,都是徐皇后所生。长子朱高炽根正苗红,但体弱肥胖,性情柔,不得朱棣喜。次子朱高煦勇猛,性格像朱棣,得宠爱。
靖难时,朱高煦多次救朱棣。朱棣拍他背说:“勉之,世子多疾。” 朱高煦以为是承诺,对皇位更上心。
朱棣登基后却立了朱高炽为太子,朱高煦不服,兄弟俩明争暗斗二十多年。朱高煦多次陷害朱高炽,朱高炽日子如履薄冰。
一次祭拜朱元璋,朱高炽摔倒,朱高煦说:“前人蹉跌,后人知警。” 朱瞻基回怼:“更有后人知警也。” 朱高煦夺位之心昭然若揭。
朱棣曾因朱高煦有篡位野心要废他为庶人,朱高炽求情才免。朱高炽登基后也没伤害朱高煦,这却为儿子登基埋下祸根。
1425 年 5 月 11 日,朱高炽突然不舒服,情况不妙,速召太监海寿去南京迎朱瞻基回京。第二天,朱高炽就驾崩了。
他身体一直不好,但离世太突然,从不舒服到崩世才两天。之前他还正常工作批阅奏章,史书中对他死因只字未提。
正德年间进士陆釴问过宫中老太监,老太监说朱高炽得的是 “阴症”,可能是阳虚外感风寒。他或许长期服丹药补阳气,副作用发病,也可能丹药被动了手脚。
之所以有这推测,是因为朱瞻基的行为没法解释。其一,他回京速度太快。海寿五月十一日从北京出发,六月初三朱瞻基就回京,路上只用 10 天,当时最快的马日夜兼程也难做到。
其二,朱高煦没等到他。朱高煦封地在山东乐安,离京城近,第一时间知道朱高炽驾崩,安排了埋伏。可朱瞻基在他埋伏前就越过乐安,像是提前知道父亲去世时间,提前赶路了。
朱高炽自己都不知何时去世,朱瞻基怎么知道?史书记载,4 月份朱高炽安排朱瞻基去南京,朱瞻基不想去,大臣也不赞成,可朱高炽态度坚决。
若朱高炽知道自己身体不好,绝不会把太子派去南京。所以有人怀疑父亲的死是朱瞻基谋划的。
其三,朱高炽驾崩后,宫内准备登基用品,发现朱瞻基早已准备齐全。他虽人在南京,却早谋划好继承皇位的事。
朱瞻基性格像朱棣,热衷权力,工于计谋。这些行为加起来,让弑父夺位的猜测更甚。
但也有反驳的理由。朱瞻基接班人地位稳固,13 岁就被立为皇太孙,朱棣按帝王标准培养他,他没必要冒这风险。
朱高炽仁厚,即便登基后也没对朱瞻基的地位造成威胁。朱瞻基没必要为早几天登基,背上弑父骂名。
而且,“阴症” 和丹药副作用也可能是自然死亡。古代皇帝追求长生,服丹药很常见,丹药副作用致命也有可能。
朱瞻基回京快,或许有其他原因。可能他在南京就收到了父亲身体不适的消息,提前动身,只是史书没记载。或者他走了更快捷的路线,避开了朱高煦的耳目。
朱高煦没等到他,也许是朱瞻基情报工作做得好,知道埋伏,绕路走了。不一定是提前知道父亲死期,而是有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。
4 月份朱瞻基去南京,也许是朱高炽有其他考量。南京是明朝旧都,地位重要,朱高炽想让朱瞻基去历练,稳固南方局势,并非不知自己身体状况。
朱瞻基准备好登基用品,也可能是作为太子的常规准备。他知道自己是接班人,提前准备登基物品合情合理,不能说明他弑父。
故事结局是朱瞻基把朱高煦扣在 300 多斤大缸里,点火烤死,还诛杀他 9 个儿子。这说明朱瞻基手段狠,但不能直接证明他弑父。
他对朱高煦狠,是因为朱高煦多次谋反夺位,威胁到他的统治,这是巩固皇权的手段。
朱高炽死因和朱瞻基登基路上的 “凭空消失”,600 年来争论不休。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朱瞻基弑父,也没有证据完全否定。
史书记载有限,很多细节缺失,只能靠现有资料推测。这个谜团或许永远解不开,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大悬案。
但无论真相如何,朱瞻基登基后开创了 “仁宣之治”,让明朝迎来一段繁荣稳定的时期。他的统治能力得到认可,只是这段登基前的疑案,始终萦绕在历史长河中。
发布于:安徽省股票杠杆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